「四種往生」の版間の差分
提供: WikiArc
細 (新しいページ: '有一類衆生 與阿彌陀佛宿願縁熟 聞説淨土敎門 淨心信敬發弘誓願 願我往生西方淨土 更不願求人天果報 雖有此願 然此人...') |
細 |
||
1行目: | 1行目: | ||
有一類衆生 與阿彌陀佛宿願縁熟 聞説淨土敎門 淨心信敬發弘誓願 願我往生西方淨土 更不願求人天果報 雖有此願 然此人 或以煩惱因縁 躭著五欲 或復懈怠放逸 不能修道 以遇惡知識 廣造十惡 或復臨終時 不逢善友 或以身嬰重 病狂亂失心 或復多日失意不解人語 遂便空有願言 未曾修淨行 雖不往生淨土 此願遠是生因 或由發願勝力 後必定能修行 或且起行之人必有修行之意 彼雖未能起行 當有起行之功 方前二類之人 即有遠生之義故經歎此人爲得生西方也 | 有一類衆生 與阿彌陀佛宿願縁熟 聞説淨土敎門 淨心信敬發弘誓願 願我往生西方淨土 更不願求人天果報 雖有此願 然此人 或以煩惱因縁 躭著五欲 或復懈怠放逸 不能修道 以遇惡知識 廣造十惡 或復臨終時 不逢善友 或以身嬰重 病狂亂失心 或復多日失意不解人語 遂便空有願言 未曾修淨行 雖不往生淨土 此願遠是生因 或由發願勝力 後必定能修行 或且起行之人必有修行之意 彼雖未能起行 當有起行之功 方前二類之人 即有遠生之義故經歎此人爲得生西方也 | ||
+ | |||
+ | |||
+ | 問曰。若人一生已來修行三福及十六觀。或臨命終時遇善知識。一聲十聲稱佛名號。罪根消滅。令得往生。 | ||
+ | 此人或時命猶不斷。更經多日方始壽終。爲復更須念佛方生淨土。爲不得念佛亦往生耶 | ||
+ | |||
+ | 釋曰。得往生也。但以其人行業已成罪垢消滅。縱延多日亦得往生。 | ||
+ | 然有二種。一者修福之後多日未死。其人更不造重罪。時起諸無記心。此心不能招善惡報。故乘前念佛即得往生。 | ||
+ | 二者其人念佛之後。或多時不死。更興惡念起不善業。此人多恐不生淨土。 | ||
+ | 經言。一念瞋心障百千法門。又言。瞋恚之害破諸善法。劫功徳賊無過瞋恚。其人雖有已前觀行念佛等善。皆爲瞋恚所損。不得往生。 | ||
+ | 況餘罪業障諸善行。如經説言。終時造業最先受報。死若心重者先受。輕重若等先者前受。此人爲後有罪多。恐不得生也 |
2013年9月19日 (木) 00:47時点における最新版
有一類衆生 與阿彌陀佛宿願縁熟 聞説淨土敎門 淨心信敬發弘誓願 願我往生西方淨土 更不願求人天果報 雖有此願 然此人 或以煩惱因縁 躭著五欲 或復懈怠放逸 不能修道 以遇惡知識 廣造十惡 或復臨終時 不逢善友 或以身嬰重 病狂亂失心 或復多日失意不解人語 遂便空有願言 未曾修淨行 雖不往生淨土 此願遠是生因 或由發願勝力 後必定能修行 或且起行之人必有修行之意 彼雖未能起行 當有起行之功 方前二類之人 即有遠生之義故經歎此人爲得生西方也
問曰。若人一生已來修行三福及十六觀。或臨命終時遇善知識。一聲十聲稱佛名號。罪根消滅。令得往生。
此人或時命猶不斷。更經多日方始壽終。爲復更須念佛方生淨土。爲不得念佛亦往生耶
釋曰。得往生也。但以其人行業已成罪垢消滅。縱延多日亦得往生。 然有二種。一者修福之後多日未死。其人更不造重罪。時起諸無記心。此心不能招善惡報。故乘前念佛即得往生。 二者其人念佛之後。或多時不死。更興惡念起不善業。此人多恐不生淨土。 經言。一念瞋心障百千法門。又言。瞋恚之害破諸善法。劫功徳賊無過瞋恚。其人雖有已前觀行念佛等善。皆爲瞋恚所損。不得往生。 況餘罪業障諸善行。如經説言。終時造業最先受報。死若心重者先受。輕重若等先者前受。此人爲後有罪多。恐不得生也